立即下载
【涟源非遗资源】民俗篇——涟源龙山过冬至
2020-04-25 00:00:00 字号:

“涟源龙山过冬至”是一个以涟源市杨市镇大冲地段为发祥地,以彭氏族民为主体,其他姓氏广泛参与,流传于水洞底、斗笠山、枫坪、茅塘、白马、荷塘、金石等多个乡镇的地方民俗活动。

涟源龙山冬至祭俗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明代,到清代与民国时期得到发展与完善,由原来单一的冬至祭祀发展为以祭祀为中心,举办丰收庆典、谢天地、谢祖宗;同步进行民间体育、音乐舞蹈活动;祈子祈福祈平安;为严肃族规进行警示教育;为增强民族感情进行爱国教育;为培养优秀后裔成才而进行捐助活动;还有扶助困难户、开仓济贫等众多活动。

涟源龙山冬至祭俗的历史渊源,据史载,涟源龙山过冬至祭祀发祥地域古属连道县,系苗、瑶等少数民族居住区,文化落后,经济贫穷,生活秩序特别混乱,被称为南蛮之地。宋元时期,朝廷为发展经济,治理蛮荒,采取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汉人流入;至明朝初年间,苗、瑶等少数民族基本上外迁至湘西、黔东和桂西等地,但其创造的土著文化仍有遗存,从此本地汉人占绝大多数,汉文化占了主导地位。明洪武16年,该地先遭水涝,后遭温疫,1000多亩水田颗粒无收,饿病死者占百分之三十以上,人们都以为是汉人排斥了土著人伤害了天地伦理所致,于是本地的彭姓居民运用儒家的祭祀习俗,结合土著人的巫法在冬至祭祀天地和祖宗,初衷是请求庇佑的意思。果不然,来年五谷丰登,族泰民安,后被周边的肖.刘.毛.周.邓.谢.刘等姓氏群众仿效或借鉴,让该习俗在龙山周边广为流传,于是大冲族人代代都信奉祭祀。明末清初,冬至祭祀基本上定型。清末,由冬至祭祀衍生出来的冬至时节,为纪念先祖而扫宗亲墓及邻近他姓墓的习俗;为欢庆丰收,感谢天地祖宗而举办的民间音乐活动;为祈求家丁兴旺的祈子习俗;为严肃法规族规进行的警示教育;为培养优秀的后人开展的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比爱心求奉献的习俗逐渐形成、完善并广为流传。

在冬至祭祀过程中所采用的九献礼已成为涟源龙山过冬至的专门礼仪,其內容包括:一、备祭,准备祭品,祭具,司祭人员,祭文。对祭品、祭具、司祭人员、主祭人员有严格要求。二、行祭,祭礼准备,九献礼流程,其中九献礼是龙山冬至祭俗的核心流程,九献礼包括行迎神礼唱迎神礼词、行降神礼唱降神礼词、行参神礼唱参神礼词、行初献礼唱初献礼词、行亚献礼唱亚献礼词、行三献礼唱三献礼词、行侑食礼唱侑食礼词、行点茗礼唱点茗礼词、行辞神礼唱辞神礼词。三、告祠,包括宰牲词、陈牲词、迎神词、降神词、参神词、初献诗、亚献诗、三献诗、侑食诗、点茗诗、辞神词。四、祭文,包括清明祭祖文、中元祭祖文、冬至祭祖文、冬至祭彭祖文、冬至祭天文。五、祭规,主祭者为宗亲中事业有成、德高望重的族人,还有一些聪明伶俐的男孩组成歌诗班,传唱祖训、族规,起了很大的教育意义。六、支祠祭祀,祭祀完后,举行扫墓活动,资助活动,救灾活动,爱国教育活动,开仓济贫活动,警示教育活动,警示包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提升素质之效。以九献礼为亮点的《涟源龙山过冬至》作为民俗类项目于2017年被列为娄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涟源龙山祭冬至的场所是位于涟源市杨市镇孙水河中游的大冲彭氏宗祠,是一栋建于明末清初的,至今保存原貌较完好的古建筑,于2011年被湖南省评为文物保护单位,祭祀场地主要价值,便于有关单位对当地历史.人文.建筑设计和技术的研究。

涟源龙山过冬至祭俗主题鲜明、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参与人数多、流程面积广、社会影响大。奖罚分明、扬善祛恶、与忠、孝、和三种优良传统有机结合,具有多重价值:一、有利于颂扬传承儒家文化,通过祭祖以对祖先的崇拜.感恩和怀念,确认后人承担延续家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并把过去,未来,个人和家庭串连起来,品位生活的酸甜,追寻生活的意义。二、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孝道思想和人道主义,让大家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三、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找到了新途径,通过各种姓氏的祭祀扫墓互动,为法制政策教育拾遗补缺。

为确保涟源龙山祭冬至得以保护和传承发展,专门成了了涟源大冲彭祖文化研究会,每年举行冬至祭祀活动,弘扬传统礼仪,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文 姜艺 摄影 李海日)


来源:涟源在线

编辑:廖尧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