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节时,杀猪宰鸡捕鱼,并把所有能吃的各种新鲜蔬菜煮出来,还要到田里采摘几穗带露水的刚抽穗的稻谷摆上神桌,供奉上苍、神灵和祖先,让他们一一品尝。

乡亲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庆祝呷新节。
7月7日,是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卯日,这一天对于伏口镇一带的村民来说和过春节一样隆重,因为这天他们要过一个当地独特的节日——呷新节。当地一直有句俗语:“一年三个饱”,意为只有过年、尝新、过生日这三天才能吃饱饭。过呷新节主要是考虑到这个时节稻谷等农作物已扬花抽穗,各种果实有的已成熟、更多的已挂果,丰收在望,各式蔬菜新出,正是新鲜、好吃的时候。其目的在于,一是感谢上苍、神灵、祖先对往年收成的保佑,二是祈求今年有个好收成,有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的祈愿。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其重要性仅次于过年。呷新节这天,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组进驻伏口镇,对呷新节的节庆、祭祀过程、饮食民俗特色等非物质文化进行了采访。
呷新节,也叫“吃新节”、“尝新节”,是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自古流传于梅山地区的伏口及周边等地,仅次于过春节的最重要传统农耕节日。其具体日期没有完全统一的固定日子,大多是在小暑和大暑之间六月的第一个卯日;也有由地方风水先生或师公道士视谷物蔬菜生长情况,在三伏中头伏选定吉日的;有定在炎帝神农氏诞日六月初六的;还有定于七月十三的,是为纪念盘瓠找到谷种。
呷新节是伏口地区继春节之后的又一盛大节日,热闹非凡。这一天停止耕作,要杀猪宰鸡网鱼,采摘新鲜蔬果,更重要的是要到稻田里摘三穗或者五穗新谷穗,放入饭锅一蒸,寓意五谷丰登,然后连同三牲酒礼一起置于堂屋外香案食案上,祭祀天地神灵,再移至堂屋中神龛下的食案上祭拜自家祖宗。祭祀活动是感谢天地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先祭天地,再祭神农、谷神、土地神等,然后祭列祖列宗,祭祀完成后才自己享受这丰盛的午餐。据老人传,解放前有的地方也举行公祭,有以自然村落举办的,有几个村落联合举办的,有以土地庙所辖范围共同举办的,也有以同族人举办的,有以行政单位组织举办的。不过这样的公祭不年年办,要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进行一次,有时和久旱祈雨、打醮禳灾一起进行。公祭在祠堂、大晒谷坪或选一农家大堂屋举行。公祭时集体祭祀天地、神灵,各家各户回去再祭拜自家的祖宗。
呷新节这天,家庭有初嫁的女儿和女婿、已订婚的女婿都带着礼物来贺节,也有城市的亲友来贺节。有的乡民还请当地官吏士绅、崽女的老师来家过节,如果他们不空,就给他们送去新鲜果蔬、鸡鱼肉食和米酒贺节,工匠则是师傅和徒弟们在节前相约,或是徒弟轮流请师傅来自家呷新,其他师兄、师弟陪同,所有人不要做事,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还要举行唱神歌、跳梅山宗教舞等盛大活动,男女老少全参与,内容与古梅山地区的梅山宗教、神灵菩萨和渔猎活动有关。
伏口的呷新节有三个特点:一是汉人过节,很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汉族人过的呷新节;二是它没有统一固定的过节日期,每年临时确定,可能是所有节日中唯一一个没有统一固定过节日期的节日;三是其它地方大多是谷物果蔬丰收以后过节,这里却是在丰收在望的时节过节。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黄 超 刘紫岚 吴子良
编辑:石成
本文链接:https://lianyuan-wap.rednet.cn/content/2014/07/31/5150529.html